战地记者

向世界揭露南京真相

日军侵入南京后的暴行令原本对日军寄予希望的外国侨民震惊、愤怒。为封锁真相、欺骗舆论,日本当局对于电讯实施严密检查,与此同时,在其主办的报纸上美化日军、栽赃中国军队,进行虚伪荒谬的欺骗宣传。以日本主办的《新申报》1938年1月8日的一篇报道为例:“为了逃命,从死

南京 战地记者 提尔 特讯 杜丁 2025-09-10 08:00  5

果然视频|百岁战地记者孙佑杰:在战场没怕过死,但随时争取不死

9月3日,百岁老兵孙佑杰在烟台御花园老年公寓观看九三阅兵直播。“我没怕过死,但我又随时争取不死”,孙佑杰坦言,要在战火中尽量躲避,叫敌人打不着,好完成采访任务,“死,早就做好了准备,听党指挥前进。” (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王琳)

视频 烟台 战地记者 孙佑杰 百岁战地记者 2025-09-03 21:46  5

美国战地记者眼中的八路军

一张苏州河畔的老照片,拉开了《来自东方的报道》第五集的序幕。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博士(Dr.Andrew Field)凝视着这帧定格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影像:百老汇大厦(今上海大厦)孤独地耸立在苏州河口,黄浦江对面的浦东依然是一片空白,而如今,那里已崛起为举世闻名

美国 八路军 战地记者 福尔曼 战地记者眼中 2025-09-02 09:24  5

巧巧和救助者分道扬镳,原因是弟弟被疑诈捐,光收钱不治病

巧巧瘦得皮包骨头,身形与身高极不相称,宛如纸片人一般。她的照片要是发布到普通空间,都会被系统屏蔽,还会被认为是AI生成的、引人不适的图片。但这一切都是真实的,巧巧最低时瘦到30斤,几乎能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。在这种状况下,巧巧只要稍微出现一点器官衰竭,就悔之

巧巧 捐款 战地记者 时间差 救助者 2025-08-30 16:49  4

血铸山河: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军

烽火连天的年代,山河破碎的声响惊醒了沉睡的民族灵魂。一九四四年,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相持阶段,大片国土沦丧,兵源近乎枯竭。便是在这民族存亡之时,一声呐喊如惊雷般划破沉寂的天空:“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军!”这不仅是动员令,更是一个民族在生死边缘发出的

青年 战地记者 陈致远 山河一寸 一寸山河 2025-08-29 08:40  4

吓懵了?磨时间?日本投降见证录:一位战地记者对日本投降的回忆

西奥多·L·“泰德”·德格林:战前任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公关总监,1942年辞去职务加入美军,以中校军衔担任公关军官。1945年8月~9月,他亲历了在东京湾“密苏里”号战列舰和菲律宾碧瑶举行的两次日本投降仪式。战后升任上校,因在西太平洋服役获授功绩勋章。后返回纽

赖特 战地记者 徐永昌 重光葵 山下奉文 2025-08-15 19:47  8

“我”要站在他的光里——追寻常德籍抗日战士、战地记者、革命诗人陈辉的足迹

时间无声奔涌,今天距陈辉在湖南常德呱呱坠地,被欢喜的父母命名吴盛辉,已经过去了105年;距陈辉在拒马河畔遭遇敌人围捕,拉响身上最后一颗手榴弹,已经过去了80年。我们的英雄,倒在了抗战胜利的前夜。今年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“我”的数

诗人 足迹 战地记者 陈辉 吴雪明 2025-08-13 08:41  6

周轶君谈新闻变革:后事实时代,我们如何寻找真相?

针对“后真相”时代的讨论,周轶君提出了“后事实”的概念。她表示,如今人们所见之“事实”往往高度仿真,如同AI合成的语音,让人难以分辨真伪。她引用学者项飙的观点,指出国际新闻为便于大众理解,常需简化事件,使其戏剧化,但这往往导致信息过载,真相变得模糊。新闻人应以

新闻人 加沙 战地记者 巴以 周轶君 2025-08-05 00:51  8

中国战地记者库尔斯克被炸,乌克兰想灭口?俄罗斯怒了给出6个字

乌克兰这是要干啥?明知道是中国记者,还用无人机直接炸脑袋?63岁的中国战地记者卢宇光在库尔斯克采访时被乌军无人机精准打击,头部被炸开花血流不止。更离谱的是,他缝完针就回到前线继续报道,硬得很!俄外交部发言人听到这消息直接怒了,甩出6个字,而且还放狠话说要让乌军

俄罗斯 乌克兰 战地记者 库尔斯克 卢宇光 2025-06-28 15:12  12